一、堆(Heap)的定义
堆(Heap)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,它满足堆的性质。堆分为两种类型:最大堆(Max Heap)和最小堆(Min Heap)。在最大堆中,每个父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所有子节点的值;在最小堆中,每个父节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所有子节点的值。
二、堆的性质
1. 完全二叉树:堆是一棵完全二叉树,除了最底层外,每一层都是满的,且最底层节点都靠左排列。
2. 堆性质:对于最大堆,父节点的值大于或等于其所有子节点的值;对于最小堆,父节点的值小于或等于其所有子节点的值。
3. 调整性:堆具有调整性,即当堆中的某个节点违反了堆的性质时,可以通过交换节点来恢复堆的性质。
三、堆的应用
堆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,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:
1. 贪心算法:堆常用于实现贪心算法,选择排序、优先队列等。
2. 最小(最大)元素查找:堆可以用来快速找到最小或最大元素,这在某些算法中非常有用。
3. 路由算法:在计算机网络中,堆可以用来实现路由算法,以找到最短路径。
4. 数据压缩:堆在数据压缩中也有应用,在Huffman编码中,堆用于构建最优的前缀码。
四、堆的构建
堆的构建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:
1. 堆排序:通过将数组排序成堆的形式,依次弹出堆顶元素,即可得到排序后的数组。
2. 自底向上调整:从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,向上调整每个节点,使其满足堆的性质。
五、堆的调整
当堆中的某个节点违反了堆的性质时,可以通过步骤进行调整:
1. 找到违反堆性质的节点:从该节点开始,向上检查其父节点,直到找到不违反堆性质的节点。
2. 交换节点:将违反堆性质的节点与其父节点交换,继续向上检查。
3. 重复步骤2,直到恢复堆的性质。
六、堆的代码实现
是一个简单的最大堆的Python实现:
python
class MaxHeap:
def __init__(self):
self.heap = []
def parent(self, i):
return (i – 1) // 2
def insert_key(self, k):
self.heap.append(k)
i = len(self.heap) – 1
while i != 0 and self.heap[self.parent(i)] < self.heap[i]:
self.heap[i], self.heap[self.parent(i)] = self.heap[self.parent(i)], self.heap[i]
i = self.parent(i)
def extract_max(self):
if len(self.heap) <= 0:
return None
if len(self.heap) == 1:
return self.heap.pop()
root = self.heap[0]
self.heap[0] = self.heap.pop()
self.max_heapify(0)
return root
def max_heapify(self, i):
l = 2 * i + 1
r = 2 * i + 2
largest = i
if l < len(self.heap) and self.heap[l] > self.heap[largest]:
largest = l
if r < len(self.heap) and self.heap[r] > self.heap[largest]:
largest = r
if largest != i:
self.heap[i], self.heap[largest] = self.heap[largest], self.heap[i]
self.max_heapify(largest)
以上是堆的基本概念、性质、应用、构建、调整和代码实现的详细介绍。。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